中国历史地图

中国远古文化之新石器時代

中國的新石器時代大約始於公元前6000多年,是氏族公社由盛至衰的階段,以磨製石器、製陶和紡織的出現為基本特徵。從河南澠池縣仰韶村發現新石器時代遺址開始,黃河流域東部有以黑陶為特徵的龍山文化﹔中西部有以彩陶為特徵的仰韶文化,以及老官台文化、磁山文化、裴里崗文化和後李文化等前仰韶時期文化;東北、內蒙古、新疆一帶的北方地區,則發現一些以細石器為特徵的文化遺址;東南沿海地區以及長江中下游地區有以幾何印紋陶為特徵的文化遺址,如大汶口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嶺文化、河姆渡文化、馬家濱文化、良渚文化等。历史网(www.76380.cn)

新石器时代考古遗址分布图

(新石器時代考古遺址分布圖)

新石器时代农耕想象图

(新石器時代農耕想象圖)

仙人洞文化(分布:江西)

江西省萬年縣東北小河山被稱為「仙人洞」的一個石灰岩溶洞,是江南地區1萬多年前已經存在的舊石器時代早期古人類文化遺址,遺址中發現大量燒火堆遺跡。石器以砍砸器、刮削器、盤狀器等打製石器為主,部分石器僅打出刃部。而少量粗糙的磨製石器,基本上只利用礫石的自然形狀稍微加工,有石鑿、錐形器、梭狀器、穿孔石器等。历史网(www.76380.cn)

仙人洞遺址出土骨器

(仙人洞遺址出土骨器)

磨製的骨器有針、錐、魚標和刀鑿等,還有許多穿孔的蚌殼。陶器方面則以夾粗砂紅陶為主,也有一些細沙灰陶和泥質灰陶。而出土的大量動物碎骨、蚌螺魚蟹殘骸,表明仙人洞人過著以漁獵採集為主的生活。

仙人洞遺址出土蚌器和蚌飾品

(仙人洞遺址出土蚌器和蚌飾品)

大地灣文化(分布:甘肅)

1970年代末開始發掘的甘肅省秦安縣邵店村黃土坡的大地灣遺址,共有房址226座、灰坑328個、墓葬76座、窯址33個和壕溝6條,其中屬於大地灣文化的房址有3個,其他則為仰韶文化和馬家窯文化堆積。

大地灣文化年代為公元前5850-5400年,房址多為圓形半地穴式,窟穴內有黍和油菜籽,是大地灣居民從事農耕的證據。出土的陶器以夾細砂的紅陶為主,有圜底缽、三足缽、三足罐、深腹罐等,紋飾以交叉繩紋最多,罐口和碗口多呈鋸齒狀。

裴李崗文化(分布:河南)

河南省新政縣裴李崗遺址是早期新石器文化代表,年代約為公元前5500-4900年,遺址面積約2萬平方米,共發現灰坑22個、陶窯1座和墓地1個。裴里崗以農業經濟為主,也有漁獵生活,遺址出土的生產工具多數為磨製石器,帶足石磨盤、石磨棒、狹長圓弧刃的薄石鏟和帶鋸齒刃的石鐮等特徵最為鮮明。

裴李崗文化(分布:河南)

而陶窯出土的陶器則採用泥條盤築法手製而成,以紅陶和棕褐陶為主,器形有三足缽、缽、小口雙耳三足缽、鼎、豆、勺等,還有陶塑人頭、豬頭、羊頭等原始工藝品。此外,從墓地清理出的114座墓葬,均為南北向長方形土坑葬,除一座為兩人合葬外,其餘都是單人葬。

磁山文化(分布:河北)

磁山文化得名於河北省武安縣磁山村東南台地上的磁山遺址,佔地近14萬平方米,是仰韶文化的前身,年代約公元前7355 - 公元前7235年,是邯鄲古城的發源地。

磁山遺址的窯穴中發掘出粟的遺跡,還有豬、狗、牛、雞的骨骼。石器以帶足石磨盤、石磨棒為主,還有石鏟、石斧、錛、鐮等磨製石器。陶器均為手工製成,造型不規整,器類有罐、鼎、缽、碗等,還發現了類似酒器的陶器,是中國酒文化發源地之一。

仰韶文化(分布:甘肅、陝西、山西)

1921年瑞典學者安特生在河南澠池縣仰韶村,挖掘出一些石器和繪有黑色或紅色圖紋的彩陶片,後來與黃河中游地區同類的遺存共同命名為「仰韶文化」,因其以彩陶為顯著特徵,故又稱為「彩陶文化」。而中國學者李濟直到1926年在山西夏縣西陰村遺址中,才首次發掘出新石器仰韶文化遺存。仰韶文化與大汶口文化大體並行,分為半坡、史家、廟底溝、後岡、西王村、泰王寨、大司空村、下王崗等類型,分布在甘肅、陝西、山西等地。

西安出土捕魚漁具

(西安出土捕魚漁具)

半坡文化(分布:陕西)

半坡文化是關中地區仰韶文化的代表,陕西省西安東郊的半坡遺址主要有半坡、北首嶺和姜寨三處墓地。半坡墓地共發現有墓葬174座。此外,單人仰身直肢體半坡類型房子則發現46座,以圓形為主,還有方形和長方形。圓形房子的牆壁使用密集型插排小木柱編籬,然後塗上泥土用火烤成,房子中心有一個灶坑,有的灶坑後部嵌有保存火種的小陶罐。

出土工具有石斧、石鏟、石碾、石磨盤、石磨棒,石斧多數裝有木柄。陶器以粗質細泥紅褐陶最多,有粗砂盆、粗砂陶罐、小口尖底瓶、缽等,紅地黑彩,畫有各種動植物和幾何圖案花紋。

廟底溝文化(分布:河南)

1950年代河南省陝縣發現的廟底溝遺址,是中原地區的新石器時代堆積,是仰韶文化向龍山文化過渡的證據。遺址中屬於仰韶文化遺存(公元前3900年)的有房址2座、窟穴168座,屋內還發現有火塘。出土的工具以打製砍斫器、刮削器、石刀、石鏟為代表。陶器多為紅陶,也有少數黑陶、灰陶,彩繪則以黑色為主。

廟底溝遺址出土彩陶盆

(廟底溝遺址出土彩陶盆)

至於龍山文化遺存(公元前2780年左右) 方面,則有房址1座、窯址26處、窟穴26個和墓葬145個。出土的生產工具以長方形和半月形單孔石刀、石鐮、雙齒木為代表,陶器以灰陶為主,有少量泥質黑陶和紅陶,紋飾多為籃紋。

(廟底溝遺址出土陶釜和陶爐)

大溪文化(分布:四川、湖南、湖北)

大溪文化是長江中游三峽地區發現的新石器文化,約為公元前4400-前3300年,包括四川省巫山縣瞿塘峽南側的大溪遺址,以及湖南湖北的10多處遺址。大溪文化的陶器以紅陶為主,普遍塗上紅衣,盛行圓形、長方形、新月形等戳印紋,紋飾多為紅陶黑彩,如口索紋、橫人字形紋、條帶紋和漩渦紋,主要器形有釜、壺、斜沿罐、小口直領罐、盆、豆、缽、圈足碗、筒形瓶、曲腹杯等。石器中有一種兩側磨刃對稱的圭形石鑿,非常特別,也有石斧、石錛、石刀等。大溪文化的房屋多為紅燒土和竹材製成。大溪居民的農業以種植水稻為主,遺址中發現大量稻殼標本。

大溪文化石雕人面

(大溪文化石雕人面)

大溪文化紅陶球

(大溪文化紅陶球)

河姆渡文化(分布:浙江)

河姆渡文化是長江下游地區的新石器文化,因浙江省餘姚縣的河姆渡遺址而得名,分布在杭州灣南岸寧紹平原,越海到達舟山島,年代約為公元前5000-前3300年。河姆渡遺址出土了大量骨、陶、石、木質生產工具,骨器數量之多極為罕見,用大型哺乳動物肩胛骨製成的骨耜尤為特別。遺址下層發現稻穀遺存,有些地方稻穀、稻殼、稻莖和葉混雜一起。

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博物館

(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博物館)

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

(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

遺址中發現很多房屋構件遺跡,如圓梉、方梉、板梉、梁、柱等,許多木構件上鑿卯帶榫。陶器主要是夾炭黑陶、夾砂紅陶和紅灰陶,除了磨平素面陶器外,多有繩紋;器形有斂口或敞口肩脊釜、頸部雙耳大口罐等。

雙鳥朝陽象牙雕刻(浙江餘姚河姆渡出土)

雙鳥朝陽象牙雕刻(浙江餘姚河姆渡出土)

豬紋方缽(浙江餘姚河姆渡出土)

豬紋方缽(浙江餘姚河姆渡出土)

馬家濱文化(分布:浙江、江蘇)

馬家濱文化因浙江嘉興縣馬家濱遺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太湖地區,包括浙江吳興邱城、桐鄉羅家角、江蘇吳縣草鞋山、常州圩墩等遺址。墓葬盛行俯身葬,有些屍身頭骨用陶器覆蓋。

陶器主要是紅陶,外紅裡黑或表紅胎黑,還有不少玉器。陶器的早期為灰黑陶和灰紅陶,繩紋為多,器形多為釜;中期器以夾砂(蚌)紅褐陶為主,素面為多,器形方面出現了鼎、豆和牛鼻形耳的罐;晚期以夾砂紅陶和泥質紅衣陶為主,器形以釜、鼎、豆為多。農作物主要是稻穀,發現有秈稻和粳稻等遺存。

大汶口文化(分布:山東、江蘇)

大汶口文化主要包括大汶口、西夏侯文化遺址等約200個 ,早期以江蘇邳縣劉林、山東兗州王因遺址為代表。中、晚期以大汶口墓葬為代表,文化特徵以夾砂紅陶和泥質紅陶器為主,也有灰陶、黑陶和少量白陶。位於山東省泰安市大汶口鎮與寧陽縣堡頭村附近的大汶口遺址,曾稱為堡頭遺址,包括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三個時期的文化遺存。

大汶口文化(分布:山東、江蘇)

大汶口文化遺存有179座墓葬、少量房址和灰坑,早期墓葬有46座,隨葬品以陶器為主;在133座中晚期墓葬中,除了紅、黑、灰、白各色彩陶隨葬外,還有木質葬具、石器、玉器和骨器等 。

城子崖文化(分布:山東)

城子崖遺址位於山東省章丘縣龍山鎮以東五原河畔,分為東周文化層、岳石文化層、龍山文化層。遺址中的龍山城址內發現房基、水井、窟穴等房屋遺跡。

陶器以黑陶和灰黑陶為主,紋飾多為弦紋、劃線,少數為繩紋、籃紋,以杯、高柄豆、碗、鳥首式足的鼎、三足盤最具代表性。

石器主要有磨製的斧、錛、鏟、鐮、半月形穿孔石刀、鏃、鑿等。骨器有錐、針、鑿、鏃、魚叉等工具以及用來束髮的骨笄等,還有用牛、鹿等獸類的肩胛骨製成的卜骨。

馬家窯文化(分布:甘肅、青海)

馬家窯文化(分布:甘肅、青海)

馬家窯文化分布在甘肅、青海地區,為公元前3300-前2050年,屬於仰韶文化晚期。以彩陶為重要特徵,分四個類型。(一)石嶺下類型位於甘肅省武山縣城關鎮,紋樣多為變形鳥紋、弧邊三角紋及圓圈紋,以鯢魚紋最具特色;(二)甘肅省臨洮縣的馬家窯類型,紋樣以旋渦紋、波浪紋、弧邊三角紋居多;(三)甘肅省和政縣洮河半山遺址的半山類型彩陶以小口寬肩大腹雙耳罐最有特色,花紋以紅黑相同的鋸齒紋、旋渦紋等幾何形狀為主;(四)馬廠類型彩陶發掘於青海和縣馬廠,器形以小口折沿寬肩罐為代表,彩繪有很多大圓圈、網格、菱格、米字、波折及變體人形等紋樣 。

屈家嶺文化(分布:湖北)

屈家嶺遺址位於湖北省京山縣城西南的屈家嶺村,燒土內拌入了稻穀殼,表明該處居民種植了稻穀 。此外,出土的彩陶紡輪證實了紡織的出現。遺址分早晚兩期,早期文化的石器比較粗糙,有斧、錛、鑿、穿孔石鏟等﹔晚期磨製石器較多,出現了小型的斧和錛、穿孔石斧、穿孔石鐮等。

早期文化的陶器以黑陶為主,也有灰陶、黃陶和紅陶,主要器形有鴨嘴形足小鼎、小口罐、折沿罐、盆、豆、三矮足陶罐、曲腹杯、敞口圈足碗等,黑陶器表上有紅色繪彩。晚期文化的陶器多灰陶,器形有扁足雙腹盆形鼎、罐形鼎、豆、盆、缽、三矮足碟、罐和圈足壺等。

紅山文化(分布:內蒙古)

位於內蒙古赤峰市紅山後的遺址,最初稱赤峰第一期文化,1954年定名為紅山文化。手製彩陶以夾砂灰陶、泥質紅陶居多,夾砂陶以陶器表面的橫「之」字形線紋為特徵﹔器形有大口深腹罐、折口深腹罐、斜口罐;泥質陶的紋飾多為黑色和紫色的彩紋,器形有小口雙耳罐、長頸深腹罐、紅頂碗等。

石器以磨製為主,特徵器物有煙葉形和草履形的耜、桂葉形雙孔石刀,打製石器有砍砸器、磨盤、磨棒等,還有等腰或等邊三角形鏃等細石器。

良渚文化(分布:浙江、江蘇、上海)

良渚文化分布在浙江餘杭地區莫角山為中心的良渚遺址群、江蘇吳縣草鞋山和張陵山、浙江嘉興雀幕橋和上海縣馬橋等地區,是由菘澤文化演變而來的。

浙江餘姚瑤山良渚文化祭壇遺址

(浙江餘姚瑤山良渚文化祭壇遺址)

陶器以夾細砂的灰黑陶和泥質灰胎黑皮陶為主,盛行圈足器、三足器,器形有魚鰭形或斷面呈丁字形足的鼎和竹節形把手的豆、貫耳壺、大圈足淺腹盤、寬把帶流杯等。玉器有琮、璧、環、墜、珠等,工藝精湛,數量甚多。石器磨製精良,有三角形犁形器、斜柄刀、「耘田器」、半月形刀、鐮、有段錛等獨特器形。農業生產的主要作物為水稻,手工紡織也有很大發展,在錢山漾遺址就發現有迄今最早的苧麻織品。

龍山文化(分布:山東、河南、陝西、山西)

龍山文化包括黃河中下游地區多處文化遺址。(一)山東龍山文化又名典型龍山文化,是最早龍山鎮城子崖遺址黑陶文化的命名,以黑色陶器為文化特徵,除石器外有很多精美玉器。 (二)廟底溝二期文化分布在豫西地區,以夾砂灰陶為主,出現半月形石刀石鐮。 (三)河南龍山文化分布在豫西、豫北、豫東一帶,以泥質夾砂灰陶為主,褐陶、灰陶次之。(四)陝西龍山文化又稱客省莊二期文化,主要分布在陝西涇、渭河流域,以泥質灰陶為主,有大量籃紋、繩紋,年代約公元前2300-2000年。(五)龍山文化陶寺類型則位於山西西南襄汾地區,發現紅繪和彩繪木器和中國最早的金屬樂器。

齊家文化(分布:甘肅、青海)

齊家文化因甘肅省廣何縣齊家坪遺址而得名,分布在甘肅、青海境內的黃河上游地區及渭河、洮河、大夏河、湟水流域,分為七里墩類型、秦魏家類型、皇娘娘台類型。

青海樂都柳灣墓葬

(青海樂都柳灣墓葬)

齊家文化的陶器主要是泥質紅陶和夾砂紅褐陶,還有少量灰陶。除了素面,器皿表面以籃紋、繩紋為主,器形以平底器為主﹔也有圈足器和三足器。典型器物有雙大耳罐、高領雙耳罐、淺腹盤、深腹盤、鏤孔圈足豆、袋足鬲等。齊家文化的生產工具主要是石器,有些使用了硬度較高的玉石料,其次是骨器,還出現了紅銅器和青銅器。

二十四史 历史老照片 历史地图 历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