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冷知识

书上学不到的历史冷知识(七十)

1.【被遗忘的汉东第一大国及其开创者】

随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重要姬姓古国,其中心区域位于汉东地区的今随州市。据史料记载,随国是汉东第一大国,与楚国发生多次战争,后成为楚国附庸国,最终为楚所灭。季梁,又称季氏梁、季仕梁,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春秋初期随国大夫,我国南方第一位文化名人,开儒家学说先河的重要学者。李白誉其为"神农之后,随之大贤"。季梁对随楚关系格局影响重大,辅佐随侯期间,提出"夫民,神之主也"的唯物主义思想、"修政而亲兄弟之国"的政治主张以及"避实击虚"的军事策略,使随国成为"汉东大国",周天子虽"三次征伐"被他称为"荆蛮"的楚国皆"结盟而还"。可惜当时的随侯对季梁的诸多治国方略始纳后弃,致使四面树敌,前690年在与强楚青林山一役中丧国辱邦。作为亡国之臣的季梁因此郁郁而终。

2.【北洋之龙北洋之虎北洋之豹】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冬,袁世凯署理山东巡抚,袁世凯邀请德国驻胶州总督到济南阅操。德国总督看到袁世凯所练新军确比旧军操练精娴,赞扬主持操练的王士珍、段祺瑞和冯国璋为"北洋三杰"。

北洋之龙--王士珍(1861-1930),字聘卿,号冠儒,河北省正定县牛家庄人。他凭借过人的才智,得到以袁世凯为代表的统治阶层的青睐,先后担任军政要职,直至北洋政府国务总理,被誉为北洋三杰之龙。1917年9月1日,孙中山就任广州护法军政府大元帅,出兵北伐,开始了护法战争。北洋三杰内部出现矛盾,由于王士珍赞成冯国璋的"和平统一"政策,致使时任国务总理的段祺瑞被排斥,并不得不于11月22日辞职。几日后,王士珍被冯国璋任命为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

北洋三杰之虎--段祺瑞,段祺瑞(1865~1936)原名启瑞,字芝泉,合肥人。段祺瑞14岁时家道中落,16岁时独自怀揣1块银元从合肥去威海投亲,其后段独撑三个幼年弟妹的重担。段祺瑞20岁考入北洋武备学堂,是袁世凯倚重的两员大将之一。其人性格坚定,蛮横粗暴,令人生畏,在"府院之争"之时。他表面拥护黎元洪继任大总统,实际"挟北洋以令总统",曾不止一次地说:"我是叫他(黎元洪)来签字盖章的,不是叫他压在我头上的。"是名副其实的"北洋虎"。段祺瑞在史上有"三造共和"之美誉,即致电逼迫清帝退位、抵制袁世凯称帝、讨伐张勋复辟。他曾多次组阁,是北洋军阀中少有的铁腕人物。段祺瑞一生甘于清贫,在其任政府总理时,他"不抽、不喝、不嫖、不赌、不贪、不占",人称"六不总理"。 三一八惨案后,被冯玉祥赶下台。

冯国璋(1859-1919),字华甫,直隶河间(今河北沧州)诗经村人。是袁世凯倚重的两员大将之一,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总统,国会选冯国璋为副总统,他不愿失去地盘,故在江苏就职,仍兼江苏督军。1917年7月,张勋复辟,黎元洪进入外国使馆。冯国璋以副总统代理大总统,通电讨伐张勋。是"北洋三杰之犬"。冯国璋在与皖系政客交锋失利后,于1918年8月13日,通电辞职。于1919年返回河间故里。1919年10月,冯国璋抵北京,1919年12月28日,冯国璋因伤寒在北京逝世。终年60岁。临终前,冯国璋遗言:"和平统一,身未及见,死有遗憾。"他至死仍不能释怀的依然是国家的和平统一。

3.【近代陕西三杰,有您认识的吗】

张季鸾先生是陕西榆林人,系"近代陕西三杰"之一(另两杰为大书法家于右任,水利科学家李仪祉),曾担任孙中山先生的秘书,是《大公报》的创始人之一,以 "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四不主义作为办报方针,坚持以言救国,赢得国共两党领导人的一致赞赏。

于右任(1879年4月11日-1964年11月10日),汉族,陕西三原人,祖籍泾阳,是中国近现代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原名伯循,字诱人,尔后以"诱人"谐音"右任"为名;别署"骚心""髯翁",晚年自号"太平老人"。于右任早年系同盟会成员,长年在国民政府担任高级官员,同时也是中国近代书法家,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中国近现代著名高校的创办人。

李仪祉(1882-1938),陕西省蒲城县人,著名水利学家和教育家,我国现代水利建设的先驱。他主张治理黄河要上中下游并重,防洪、航运、灌溉和水电兼顾,改变了几千年来单纯着眼于黄河下游的治水思想,把我国治理黄河的理论和方略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他创办了我国第一所水利工程高等学府--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和多所院校,为我国培养了大批水利建设人才,并亲自主持建设陕西泾、渭、洛、梅四大惠渠,树立起我国现代灌溉工程样板,对我国水利事业作出重大贡献,陕西人民受益尤大。


二十四史 民族简史 姓氏起源 历史地图